轨道交通防火材料烟密度和毒性检测标准概述
在轨道交通领域,为保障乘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对防火材料的烟密度和毒性检测有严格标准。这些标准旨在控制火灾发生时材料产生的烟雾浓度和有毒气体含量,减少对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的阻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标准。
国内标准
GB/T 8627 - 2007《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测定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在特定试验条件下,受控制的热辐射的燃烧或分解所产生的烟密度试验方法。它适用于轨道交通中各类内部装修材料等。具体检测过程是将试样垂直放置在试验箱内,在热辐射和燃烧的情况下,通过测量透光率的变化来确定材料的烟密度等级(SDR)。烟密度等级数值越小,说明材料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越少。
GB/T 2408 - 2021《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虽然此标准主要侧重于燃烧性能,但其中部分内容与烟密度和毒性相关。对于轨道交通用的塑料类防火材料,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在燃烧时的表现,为材料的选用提供参考。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火焰蔓延情况、滴落物等也会间接影响烟雾和毒性的产生。
GB/T 20285 - 2023《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该标准明确了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的依据和方法。通过模拟不同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情况,检测产生烟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含量,并根据试验小鼠的中毒反应,将材料产烟毒性危险等级分为安全级(ZA1、ZA2)、准安全级(ZB1、ZB2)和危险级(ZC)。轨道交通防火材料一般会要求达到安全级标准,以确保火灾发生时不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危害人员健康。
国际标准
ISO 5659 - 2:2017《塑料 烟生成 第2部分:单室法测定光衰减》
这个国际标准用于测定材料在受到辐射热源作用时产生的烟雾的比光密度。其测试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试验箱内,将试样暴露于规定的热辐射条件下,通过测量光线透过烟雾后的衰减程度,计算材料的比光密度。对于轨道交通的防火材料,符合该标准能保证材料在国际上的通用性和质量水平。
NF F16 - 101:1988 + A1:2010《铁路车辆 - 防火 - 材料的选择》(法国标准)
该标准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行业。它规定了轨道交通车辆用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其中包括烟密度和毒性指标。对于材料发烟性能,通过特定的试验装置进行评估;在毒性方面,对多种有毒气体的释放量进行严格限制。很多国际轨道交通项目采用该标准作为选材依据。
BS 6853:1999《载客列车设计与构造防火通用规范》(英国标准)
此标准涵盖了轨道交通客车的防火要求,对车内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烟密度和毒性有详细规定。在烟密度检测上,有专门的试验方法和指标要求;对于毒性,根据材料的使用部位和功能,设置了不同的限制值,以确保列车在发生火灾时尽可能减少对乘客的危害。